为什么越乖的孩子,长大后越痛苦?无数家长看完沉默了!
“孩子在学校听话吗?”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家长们碰面,聊起孩子,也会喜欢听到别人夸奖:“你家孩子特别懂事”
可是,孩子太懂事,真的是好事吗?
1、 懂事的背后,是委屈
有位妈妈说:她希望自己的孩子,永远不需要懂事。
她小时,家境并不差,但父母为让她懂事,采用了正面刺激法,遇事总是说:我们囡囡真的好懂事,乖啦,把你的玩具,送给弟弟妹妹吧。
印象最深的,是四个小朋友一起吃冰激棱,她的年纪最小。但冰激棱分配,是从她身边的孩子开始,最后一个才轮到他。当她伸手去接冰激棱时,另外三个孩子齐声发出尖嚎。
三个大孩子的父母,无动于衷。
于是父亲就过来,对自己说:囡囡最乖,小哥哥们不懂事,咱们今天就不吃冰激棱了。等回家路上,爸爸再买给你。
她说,当时她心里在流血,在哭泣,想对父亲大声的喊出来——我要的不是冰激棱,而是公平!
但她没有喊。因为父亲告诉她,喊叫是不懂事的表现。
回家的路上,她的小手,死死的捏住父亲的后衣襟,用力的揪,用力的揪。以此提醒父亲的承诺。
父亲终于感觉到了,并没有回头,说了句:囡囡最懂事,冰激棱对身体不好。咱们不吃。
那一瞬间,心如死灰。
父亲眼里的懂事,其实就是无条件放弃自己的权利。这就等于用行动告诉孩子,你不配拥有你想要的东西,你更不应该争取。
2、 懂事的孩子,不敢表达真实情绪
在父亲的教导下,她真的很懂事,从不对父母提出任何要求。
在班级里,也是这样。她的成绩很好,眼睛近视。很多孩子的家长,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,调到靠前的座位上。老师知道班级里,她是最懂事的,所以就问她,可不可以调到后面去。
她一声没吭,坐到了最后一排。从此就和那些无心学习的孩子们,坐在一起。后排吵闹,看不清黑板,听不清楚老师讲课。直接导致她成绩下滑。
她从小就知道,不要争取,争取也是徒劳!
毫无意外,高考结束,她只考上三本。
3、 懂事究竟有何意义
直到她自己,有了宝宝。已退休的父母,过来看孙女儿。
父亲牵着宝宝的手,在前面走,宝宝的另一只手,拿着一只塑料小鸭子。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蹒跚着走过来,两眼羡慕的望着宝宝手里的玩具。
她看到父亲蹲下来,用温柔的声音,对宝宝说:宝宝乖,宝宝最懂事啦,你要学会分享,分享才是最快乐的,把你的小鸭子,给小朋友玩玩!
不!她说她当时如受雷亟,差点脱口冲父亲吼一句:分享什么!你不能再把曾加诸于我的一切,强加于宝宝。你可知我这么多年来,每一天每一刻,感受到何等巨大的心理痛苦?
但是,她也见多了缺乏家教的熊孩子。那些熊孩子凭借着打滚哭闹的手段,能够达成于他们渴望的任何目的。
她不想自己家有个熊孩子,更不希望孩子熊。
到底有没有个法子,让自己的宝宝,别再承受自己的苦,也别长歪成为熊孩子。而只是快乐成长呢?
4、 被理解错了的所谓“懂事”
文中女孩的父母,错把戏弄和压制,当成了教育手段。
比如说,父亲承诺回家路上,给女儿买冰激棱,但却出尔反尔。于父亲而言,这只是小事一桩,却不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,父母的承诺就是全部,充满了预期而遭遇背叛。
从此让女儿,对父母失去信任。
——她不再相信父母,但却无力对抗,只能于巨大的恐惧中,隐忍逃避。
——她的心早就死了,从不对父母提出任何要求,独自行走在孤独的边缘。
——她父母所谓的懂事,就是一句话:去死,少来烦我!
所以她养成了懦弱卑微的心,明明眼睛近视,看不清楚黑板,却不敢对老师说。只因为她根本不信任成年人,不敢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。
5、 真正的懂事是什么
真正的懂事不是恐惧,不是懦弱,不是在侵凌面前,退缩并啜泣。
真正的懂事不是对孩子天性的压抑,更不是让孩子的退让,满足成年人的面子。
真正的懂事应该是孩子能够正确解读人际规则,不自卑,不狂妄,遇事时能够明晰、简捷的表达出自我愿望。能够学会与小伙伴的谈判,与成年人的常态交流。
要知道孩子的认知世界很小,对父母的依赖极重,父母眼里微乎其微的小事,有可能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心智成长。
孩子是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压制?还只是无关紧要的玩闹游戏?万不可说孩子不懂,孩子其实什么都懂,熊孩子最善于利用成年人的呆滞与迟钝,而胆小的孩子,则对成年人充满了恐惧。
鼓励胆小的孩子,勇敢表达自我欲求。要告诉熊孩子,撒泼打滚不是表达。
懂事不是懦弱,不是自卑,各位家长们,当孩子跟你要东西的时候,你是怎么处理的?